隨著越來越多大公司投入區塊鏈產業,進而產生各種不同的鏈,彼此沒有相連,因此有了新的技術點子「跨鏈」,現在只要有ICO項目可以提供跨鏈技術且應用順利,該項目的代幣將會是明日之星。
跨鏈是什麼?
跨鏈就是能讓在不同鏈有價值的加密貨幣,跨過鏈與鏈之間的障礙,進行直接的流通,不必透過兌換交易來流通。每一種幣就是一種區塊鏈,一條區塊鏈就是一個獨立的帳本,兩個不同的代幣區塊鏈就是兩個不同的獨立帳本,彼此沒有相通,本質上沒有辦法在不同區塊鏈的帳本做移轉,跨鏈技術就是將兩者不相通的區塊鏈進行代幣轉換,讓用戶在A條區塊鏈上儲存的價值加密貨幣能夠移轉至B條區塊鏈的價值貨幣,跨鏈技術也能說是讓價值流通。
用傳統金融案例說明,在美國使用美元、在台灣使用台幣,兩者無法直接移轉使用,需要有人願意買賣台幣及美元,才能互相流通,所以需要透過兌換的方式才能流通,在台灣中央銀行的台幣帳本不會有美元的紀錄,美國中央銀行的美元帳本也不會有台幣的紀錄。只是透過兌換的方式,讓幣的持有者換人而已。
Mary有100美元,她來到了台灣玩,需要使用台幣進行交易。所以必須找到願意和她兌換外幣的人,例如阿明,Mary將100美元賣給阿明,阿明收到了Mary的100美元,按照匯率,給了Mary 330台幣。
從兩種幣別帳本來看整個的外幣兌換過程。Mary在台幣賬本上有0元,小明在台幣賬本上有330元。然後Mary在美元的帳本上轉賬給小明的美元帳本100美元,小明在台幣帳本上轉賬給Mary的台幣帳本 330元台幣。於是,Mary原本在美元帳本上的100美元的價值就轉移到了Mary的台幣帳本顯示330元台幣。小明在台幣帳本上的330元台幣轉移到了小明的美元帳本上顯示100美元。
整個兌換過程中,在兩個帳本上同時發生了轉賬交易,在整個兌換的過程中,台幣帳本的台幣總數沒有變化,仍是330元;美元帳本上的美元總數也沒有變化,仍是100美元,變化的是兩個賬本上貨幣的持有人。
跨鏈的本質與貨幣兌換相同
跨鏈本質上和貨幣兌換是相同的,跨鏈並沒有改變每個區塊鏈上的價值總額,只是不同的持有人之間進行了一個兌換而已,跨鏈技術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幫助一條鏈上幣的擁有者A找到另一條鏈上的願意進行兌換幣的擁有者B。
跨鏈技術可以說是就像一個交易所,讓幣擁有者能夠到交易所裡進行跨鏈交易,交易所就是讓不同型別的加密貨幣之間來兌換是一種跨鏈價值轉移的實現,幣幣交易所就是一個跨鏈技術的實現的初版。
不同的幣種在不同的區塊鏈上,區塊鏈本身是解決信任問題而產生的,不同的區塊鏈間的持有者要如何確保自己的權益不被損害 ? 交易所的另一個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利用自身的信用來提供兌換交易時信任的傳遞。但這種方式並不能保證絕對安全,交易所的幣都會被竊盜了,安全性的問題是一大考量,這也就是研發跨鏈的目的之一,無中心交易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