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 投資

EOS (柚子幣) 是否值得投資 ?

想看更多代幣的點評請見:https://blockchain.storesocool.com/category/tokenevaluaion/


EOS是英文「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的縮寫,中文叫作柚子幣,由Block one公司所開發的,EOS是為商用分散式操作系統,也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底層技術就像是windows作業系統一樣,可以讓像是office的應用程式在windows上面運作。EOS提供的功能服務與以太坊相似,以太坊提供智能合約服務的系統,但兩者使用的技術是不相同的。(推薦閱讀:了解EOS前,先了解公鏈(主鏈)、基礎鏈(底層技術))

EOS與以太坊相比更具有優勢,以太坊是區塊鏈的老大,但因為發展的比較早,容易遇到較難修正的缺點、技術上的瓶頸,像是支付網絡處理交易筆數有限、交易手續費過高、交易網絡容易受到 DoS 攻擊等等,EOS也就是彌補以太坊的不足而創建的底層技術,想在要以太坊系統建立Dapp,需要特別使用專屬以太坊的程式語言,而EOS提供多種程式語言為降低開發Dapp門檻,不需要特別學習新的程式語言,讓第三方開發商可以專注集中在推廣Dapp。

根據EOS的白皮書,創立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規模化的區塊鏈操作系統,提供開發Dapp各種必要的功能以及超高的處理能力,實現去中心化的擴展升級系統功能,每秒交易確認可以一萬到十萬筆,而且不需要交易手續費用。EOS可以提供帳戶、身分驗證、數據庫、異布通信以及在數以百計的CPU/GPU上進程調度。

EOS有趣的地方是在2018年6月之前,平台建立在以太坊之下,經過一年的募資(ICO)之後,脫離以太坊,成為獨立自行運作的平台,同時也有第三方開發商在EOS平台進行開發Dapp。在EOS上主鏈後,在區塊鏈社群平台討論時,EOS.IO則是指平台、軟體,EOS 則是指加密貨幣。

EOS的創辦人

認識EOS就一定要認識它的創辦人Dan Larimer ,大家都叫他BM,因為 Daniel Larimer 在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的用戶名 Bytemaster 的縮寫,他是EOS區塊鏈的網絡發展精神核心。

BM 是一位傳奇人物,他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做到連續開發三個區塊鏈產品的創造者,且這三個區塊鏈產品市值排名前五十名。在2009年,BM 發現了比特幣,並且參與其中,積極推廣比特幣。後來在 2013 年美國禁止了比特幣交易所,當時用戶的銀行帳戶也因為比特幣的關係被沒收,BM此時發現,如果沒有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的話,比特幣將來會死掉,中心化交易所容易受到人為控制,是一個影響比特幣的不定時炸彈,因此他開始研發世界上第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所—Bitshares。

兩年後,他離開Bitshares創辦了steemit,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社交和文章內容平台,平台鼓勵寫文章可以得到獎勵,根據閱讀者評價情況賺取收益。在2017年中旬,BM在他自己的steemit頁面上宣佈辭職,開始投入EOS這個項目,希望提供人們更有效率、更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操作平台。

EOS代幣發行

EOS的最初總發行量為十億個代幣,十分之一的代幣屬於EOS團隊基金會,做為開發者們的報酬,其餘九成用來對外公開募款於市場流動,也就是所謂的ICO。EOS分兩階段ICO,第一階段向市場開放兩億個EOS代幣,用於開發新市場,向投資者們介紹EOS的功能與價值,以及EOS的區塊鏈技術創新的機制,具備良好的運用前景。第二階段向市場開放七億個EOS代幣,以每23小時增發200萬個的速度穩定的增發量逐步釋放,於2018年6月1日全部發放完畢。

當時EOS的代幣銷售引起很大的爭議,因為EOS代幣的公開募款與其他ICO的方式不同,EOS的銷售期長達一年的時間,在期間可以選擇直接發送ETH參加平台上的代幣銷售,也可以到交易所上直接購買EOS代幣,這是第一個ICO尚未結束,就可以在各大交易所買的到代幣。BM會這樣的規劃是因為希望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參與進來,如果把EOS代幣銷售限定為幾天時間,那將會變成少數有錢人的市場。

ICO結束後,每年由超級節點(推薦閱讀:EOS的BFT-DPoS與超級節點(BP))決定增發EOS幣的額度,增發不超過5%,EOS並非像比特幣一樣固定總發行貨幣數量,而與ETH相似,無增發上限。EOS的增發機制是因為EOS生態經濟體的規模不斷的擴大,需要一定量的加密貨幣來通貨增加來維持EOS的購買力平穩,EOS幣每年增發不超過5%。關於增發的機制可以閱讀本站此篇  EOS的增發制度

資源分配機制

在白皮書中的提到創辦EOS的宗旨之一是促進區塊鏈的廣泛應用,解決現有區塊鏈平台手續費用昂貴的問題。EOS區塊鏈網絡讓一般用戶免費使用,手續費用由提供服務的第三方開發商付費,由EOS區塊鏈網絡的三個資源分配機制來做到這個功能。EOS的三個資源分配有RAM、CPU、Net bandwidth (網路頻寬)。RAM是需要透過EOS幣購買的資源,CPU、網路頻寬則是透過抵押EOS幣換取需要的資源,使用完畢會將EOS幣退回用戶帳戶。

一般用戶轉帳或執行智能合約時只需要用到CPU及網路頻寬的資源,而開發商除了需要CPU、網路頻寬,還需要RAM存儲Dapp的資料,RAM是需要購買的,手續費也就是從這裡收取。因為使用EOS平台就得先購買資源,這樣的機制避免DDOS攻擊。(推薦閱讀:EOS的資源分配機制(CPU、RAM、NET))

挖礦機制

EOS採取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的石墨稀技術,在有限制的測試條件下已經實現了每秒上萬次的交易量。DPoS與PoS相同,只是多了一個「選舉」的機制,兩者相似地方於監管規範、性能、資源消耗和容錯性,兩者的區別在於節點選舉若干代理人,由代理人驗證和記帳,類似於董事會投票,投資者投出一定數量代幣成為超級節點的代理人進行驗證和記帳。通常成為超級節點等於擁有更多的權益,所以大家才會都爭相競爭EOS超級節點。

後來,在2018 年3月EOS.IO更新了它的共識算法採取「BFT-DPoS」,即是拜占庭容錯(BFT)機制的委託股權證明 (DPoS)共識算法,添加BFT機制,將保證發生在 EOS 主鏈上的交易在 1 秒之內,就將變為「不可撤銷」的狀態,秒級的確認成為可能。新的區塊產生速度加快,由 3 秒一個區塊變為 0.5 秒,速度提高了 6 倍。

EOS的超級節點

EOS的超級節點 (BP,Block producer)只有21個,超級節點運營商也稱為「區塊生產者」,將代表EOS區塊鏈網絡的用戶確定網絡內的大小事物,比如積累、處理和挖掘交易,形成區塊,同時負責將這些區塊和網絡的分布式賬本廣播到網絡所支持的其他次要節點。超級節點是EOS區塊鏈網絡最重要的一環,其維持EOS區塊鏈網路的去中心化制度,避免這21個超級節點出意外,EOS.IO有建立像「憲法」的約束性合約(source code and constitution)規劃這些超級節點的責任、規範、義務、選舉方式等等。

EOS的擴展性避免硬分岔

目前在區塊鏈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底層技術遇到BUG是無法避免的,如果一個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平台遇到BUG卻無法修復時,是件麻煩又複雜甚至困難的事情。BTC與ETH都曾出現無法解決的BUG,導致硬分叉的情況出現。BTC是因為速率擴容以及網路堵塞,BTC社區無法達成共識,至今已經出現了多次硬分叉,像是BCH、BCD、BCG等等。而ETH則是因為DAO駭客事件,造成社區內激烈討論,最後分叉成ETH與ETC兩條鏈。

EOS從整體架構上設計了可以解決此問題的機制,就是將此重要的任務交給21個超級節點來決定遇到BUG的整體共識解決方案。在EOS像「憲法」的約束性合約中規範,在公鏈的運行中系統出錯時,由21個超級節點根據可讀性意圖來分區錯誤是否為BUG,並且判斷社區的修復是否正確。有了這套機制,EOS區塊鏈網絡系統更有利於系統升級,減少硬分叉的發生,從這方面來看,EOS的穩定性及可擴展性相對其他底層技術是非常有優勢的。

EOS的風險議題

EOS的生態環境與ETH相比是非常穩定的,原先在以太坊平台開發DAPP的團隊陸續移轉至EOS平台,像是區塊鏈遊戲Etheremon從以太坊轉向Zilliqa。但EOS平台還是有些短缺,像是對EOS最多批評的是中心化程度太高,與加密貨幣始祖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初衷相背。EOS主網上線前後,50%的EOS掌握在10個投資者手裏,擁有最多EOS幣的前100個投資者掌握了75%的柚子幣。再加上21個超級節點中有7個是中國公司。中國目前仍然禁止ICO和人民幣購買加密貨幣,中國的政策對加密貨幣領域影響就已經很大了,對EOS的影響也會非常的大。

上了主鏈之後,EOS面臨許多問題,最麻煩的問題就是需要修改EOS的憲法。僅僅上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EOS就要修改憲法,這讓人質疑新的憲法是否真的會更穩固,還是與美國憲法制定時一樣,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與修正才能完善,那EOS憲法是否能夠穩固,仍然有待觀察,憲法漏洞有可能造成EOS的失敗。

Block.one曾表示眾籌所得資金全部歸屬於Block.one公司,同時按眾籌協議,這些資金直接成為該公司利潤,但在協議中未提到任何其他責任和義務關係,也沒提到維護和開發EoS程式及網絡的責任和義務。在EOS上主鏈、獨立運行之後,Block.one不再對EOS.IO負責,將平台交給社區人員來開發EOS.IO。這樣的情況讓很多人認為Block.one只是想要畫一塊大餅進行眾籌,拿到錢之後就不想要管EOS.IO,從六月到現在(本文寫於11月),目前為止創辦人 BM 並沒有不處理EOS.IO遇到的問題 。

令人瘋狂的RAM

前面提到RAM是EOS的其中一個資源,如果想要在EOS平台上開發Dapp,則必須先有RAM的資源,否則程式無法運行。RAM是必要的需求,又加上RAM的容量是有限的,會因為剩於容量的多寡影響價格,越多人買則RAM就越貴,導致有一批投資客惡意炒作RAM的價格。讓RAM的價格一度飆漲,但實際上不是用來開發Dapp,只是單純低買高賣賺取利潤,使得真正要使用RAM的開發商提高開發成本。EOS RAM的價格暴漲不僅違背了創辦初衷,也對平台生態發展構成巨大的威脅。這是EOS上主線後,一個令創辦人BM頭疼的狀況。

當然BM不會讓這樣的情況惡化,後來BM發言要透過提高供應量來致力於解決RAM價格過高的問題。此消息出來後,RAM的價格下滑了60%,但是RAM的稀有度依然在,除非官方主動對RAM進行擴容,不然這樣的問題依舊吸引投機者參與。

老張點評:

  1. 該代幣是否具備實際用途?除了炒幣之外,還有什麼用途存在,會讓人想要花錢去購買它?

EOS幣除了被拿來炒幣外,它主要的用途是執行智能合約,讓人想要花錢去購買它的原因之一是想要在EOS平台上想要執行智能合約。執行智能合約需要先用EOS幣抵押給平台換取CPU、網路頻寬的資源,想要開發Dapp,還需要用EOS幣購買RAM。另外想要參與投票遴選超級節點也是讓人想要花錢購買EOS的原因之一,因為參與投票需要一顆EOS才能有資格投票。

EOS一直被大家號稱能夠超越以太坊的新興平台,ETH在各交易所是加密貨幣經濟的結算貨幣之一,除了EOS平台上的交易所外,還沒有交易所將EOS列為加密貨幣經濟的結算貨幣,如果未來EOS的發展足以讓各家交易所列為加密貨幣經濟的結算貨幣,讓人想要花錢購買它的機會也會提高許多。

  1. 該代幣是否具備讓人願意長期持有的特性?若有,有哪些?

EOS是目標打造一個EOS區塊鏈生態系,2018年脫離以太坊平台開始自行獨立營運區塊鏈,現在屬於初期發展狀態,讓人願意長期持有的特性之一就是EOS的幣價有上升價值的空間,以太坊創辦於2015年,在2017年才開始升值,ETH幣價曾經超過1000美金的價值,長期的持有等待上漲的時刻,低買高賣是投資基本的操作模式。

另一個讓人願意長期持有的特性之一是需使用EOS的Dapp之用戶,EOS提供的開發Dapp的門檻簡單,不用學習特殊的程式語言,用現有使用率較高的程式語言C、C++就能開發Dapp,這樣的情況讓更多人有機會開發好用且實用的Dapp,想要使用Dapp的用戶就必須需要持有EOS才能使用,想要長期使用Dapp就會長期持有EOS幣。舉例來說,以以太貓(CryptoKitties)為例,需要養以太貓就需要持有ETH才能開始養貓。

總結

EOS作為革命性的底層鏈,當然有上升價值的空間,市值保守估計會達到ETH的程度,畢竟EOS的優點比ETH還要多。況且EOS是個擁有智慧合約的商用項目,其市場上升空間是非常有想像力的。

EOS代幣募資花了一年的時間,可說是募集時間最長、資金最多的項目,團隊資金可說是無比充足,所以EOS團隊資金不會是失敗的原因,同時EOS擁有極其強大的技術團隊和投資人。

從技術上看,EOS區塊鏈網絡系統是基於經過普遍證實並通過長期實踐考驗來設計的,它的執行速度和執行效率高於目前其他任何的項目,EOS是第一個真正能夠支持大量DAPP的公鏈,代表著區塊鏈技術的根本性進步。從商業模式上看,EOS採用了更合理且人性化的商業模式,開發成本費極低,能迅速吸引大量用戶。在EOS上主網的同時,已經有100多個開發商也著手上線DAPP,這樣的數字能證明EOS的區塊鏈網絡生態非常的有發展性。

主鏈上線不到一年的時間,遇到問題是非常正常的,以太坊當初也有遇到問題而硬分岔,且曾經有過更改挖礦機制的擴展性失敗的案例,而EOS的擴展性完善機制,能夠讓EOS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想看更多代幣的點評請見:https://blockchain.storesocool.com/category/tokenevaluaion/

Leave a Reply